今日头条
全国大学生环保设计大赛
一、活动目的及意义
高校环保科技创意大赛旨在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,紧密结合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,围绕低碳经济、低碳生活、低碳科技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;结合所学专业知识,开展在建筑、交通、环境、化学、化工、矿业、物流等各社会领域提高能效、推动节能减排、推动低碳生活的科研探索、创意发明设计等有实成果的实践活动。
低碳环保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,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,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今年第五届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继续扎根于高校,以“绿色发展,赢在未来”为主题,为青年学子提供发挥潜能、大胆创新的广阔舞台,让他们不断成长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;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低碳生活、提高环境意识,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。
二、活动举办时间
2013年10月—2014年 6月
大赛启动2013年10月10日
报名截止2014年4月1日
上传作品截止2014年5月1日
决赛作品公布2014年5月23日
拟定决赛日期2014年6月5日
三、参赛方式
填写报名表,发送至大赛官方邮箱gxhbds@126.com进行报名,并在规定时间发送参赛作品。
四、组织单位
主办单位:国际节能环保协会
中华环保联合会
广东省环境保护厅
华南理工大学
广东省吴小兰慈善基金会
承办单位: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
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
协办单位:道达尔集团
广东省化工协会学术与科普工作委员会
五、媒体支持
广东电视台、中国环境报、《环境》杂志、南方日报、羊城晚报、广州日报、南方都市报、人民网、腾讯、新浪、搜狐、百度等。
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网站www.gxhbds.com。
六、范围与对象
北京: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 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
河北: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(保定)
山西:太原理工大学
浙江:浙江大学
天津: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
江苏: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
上海: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东华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
辽宁: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
吉林:吉林大学
黑龙江: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
重庆: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
安徽: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
福建:厦门大学
江西:南昌大学
山东: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、青岛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
河南:郑州大学
湖北: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
湖南: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
广东: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
广西:广西大学
四川:四川大学
云南:云南大学
贵州:贵州大学
陕西: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
甘肃:兰州大学
青海:青海大学
宁夏:宁夏大学
海南:海南大学
邀请境外高校:美国罗格斯大学、University of Wisconsin–Madison (威斯康星大学-麦迪逊分校)及来自亚洲的境外高校
活动对象:以上述高校全日制本科生,研究生为主,也欢迎其他高校同学参赛。
七、组织机构
大赛将设立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。
组织委员会:负责大赛的组织及会务工作。
评审委员会:负责大赛作品的评判工作。评审委员会设初赛作品函审专家组和决赛作品现场评审专家组。
八、活动形式
比赛突出“环保”和“节能”两大主题,要求参赛者按规定完成一个推动环境保护、推动低碳生活的设计,作品可以是产业工艺流程的节能减排优化、各类产品的环保设计或推动环境保护的新思路等不限。
大赛作品分为两类:
1、A类:即有实成果科技作品类,结合所学专业知识,在建筑、交通、环境、化工、矿业、物流、经济、管理等领域进行的提高能效,推动节能减排、低碳生活的科研探索、设计获得的有实成果的科技作品。
2、B类:即创意类,指具有创意性的环保节能新思路、新设想等。
初赛作品载体为电子版,决赛作品为电子版和纸版。
九、组队原则
选手以团队形式参赛,每队人数含队长不超过8人。每支参赛队伍设指导教师一名。指导教师可以是高校老师、企业工程师等。
十、工作语言
作品主要语言为中文,特殊词汇及专业需求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其他语言或者符号。
十一、大赛统一标识
大赛期间所用的物品如宣传单、横幅、背景幕、文件袋或者工作证件等将使用大赛统一LOGO(上图)。
十二、网络信息获取途径
1.微信公众号: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
2.官网:www.gxhbds.com
3.QQ群: 334643936 347572153 申请入群格式:环保赛参赛+学校名
(例:华南理工大学张三)
十三、法律责任
参赛作品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责任由各参赛队自负,大赛相关事项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。
高校环保科技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